1.RTMP视频流格式解析
2.分析流媒体服务器源码:Rtmp发布流程的解析SRS解析
3.流媒体协议之RTMP详解
4.RTMP(实时信息传输协议)详解
5.RTMP协议分析-chunk格式
6.视频RTMP推流实践
RTMP视频流格式解析
RTMP视频流格式深入解析
RTMP视频流格式与FLV有相似之处,主要由Video Tag和Audio Tag的源码tag data构成,不同之处在于RTMP在发送时不包含tag header和pre tag length。线解析FLV文件结构包括一个FLV Header,解析由Header和多个tag组成,源码tag类型包括Video、线解析最准的指标源码Audio和Script。解析 FLV Header包含了文件的源码基本信息,而Body部分由预先定义的线解析长度和tag序列构成。视频tag的解析数据格式中,第一个字节用于标识帧类型和解码器ID;音频tag则通过第一个字节确定音频格式、源码采样率和类型。线解析例如,解析音频数据的源码第一个byte会显示音频格式的详细信息,视频数据则用于描述视频帧类型和解码器标识。线解析 RTMP抓包的视频流更直接,以H编码为例,当AVC packet类型为AVC Sequence Header时,紧随其后的是AVCDecoderConfigurationRecord的内容,接着是NALU(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Unit)的数据,其中包含H编码的具体信息,如SPS(Sequence Parameter Set)和PPS(Picture Parameter Set)的结构。 对于实际应用,例如将RTSP回调的H裸流转换并通过RTMP协议传输,涉及到编码数据的处理和格式转换,这通常在编码器或服务器端进行。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资源:免费学习地址:免费FFmpeg/WebRTC/RTMP/NDK/Android音视频流媒体高级开发
技术资料分享:C++音视频学习资料包,包含FFmpeg、WebRTC、RTMP、HLS、RTSP、FFplay、SRS等技术,点击加入群组获取免费资源。
分析流媒体服务器源码:Rtmp发布流程的SRS解析
Rtmp发布流程在SRS服务器中主要通过单线程多协程模型来实现,以简化线程管理和数据同步。以下是apache源码安装视频关键步骤的解析:
SRS基于state-threads协程库工作,每个协程在单线程内独立执行,无需考虑线程安全问题。程序启动后,通过SrsStreamListener监听并处理TCP连接,创建SrsTcpListener和SrsReusableThread进行并发处理。
当接收到客户端连接时,会根据连接类型创建不同的SrsConnection,如RtmpConn。SrsRtmpConnFMLEPublish负责处理推流至服务器,会进入publishing函数,其中创建SrsPublishRecvThread协程,接收和处理客户端的消息。
消息处理中,视频数据会经过缓存H序列头、HLS分发和消费者分发等步骤。每个消费者有自己的SrsMessageQueue,队列大小由配置文件中的"queue_length"设置,队列满时旧消息会被丢弃,但关键的序列头不会被删除,避免影响客户端解码。
总结来说,SRS的Rtmp发布流程通过高效的单线程协程设计,保证了数据的缓存和分发,同时通过策略性丢包避免了可能导致花屏的问题。
流媒体协议之RTMP详解
RTMP协议详解与流媒体传输
RTMP,Adobe公司提出的实时消息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通信端之间高效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尽管Flash已逐渐被淘汰,RTMP在直播领域仍然活跃,特别是在云端推流中。本文主要阐述RTMP的基本交互过程和协议示例。1. RTMP交互过程
RTMP建立TCP连接后,通过RTMP握手协议,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C0、C1、C2和S0、S1、tomcat源码调优S2块进行连接。握手协议包括时间戳、零值和随机数据,确保通信安全。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端开始交换控制信息,如CreateStream命令,用于创建传输音视频数据的流。2. RTMP数据传输
RTMP将数据拆分为Chunk发送,每个Chunk带有Message ID,便于接收端重组。Chunk大小可配置,且包含时间戳、消息长度、类型标识和流ID。chunk数据分为多种格式,如fmt=1简化Header,fmt=2和fmt=3节省更多字节,用于表示时间差。3. RTMP协议控制与消息
控制消息使用特殊的Message Stream ID和CSID,接收端忽略时间戳,立即执行。协议控制消息如丢弃chunk的命令,遵循特定格式和大小限制。4. RTMP流媒体传输
RTMP支持推流和拉流,推流涉及创建流、发布和数据传输,通常使用AMF0~AMF3编码。拉流则按照官方规范流程,实际抓包数据可能与规范略有出入,解析时需灵活处理。结论
尽管RTMP协议存在灵活性,实际应用中需要适应各种不规范情况,确保兼容性。对于具体协议细节和编码格式,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和抓包分析。RTMP(实时信息传输协议)详解
RTMP(实时信息传输协议)详解:从基础到实践应用
RTMP,全称为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软件招投标源码是Adobe开发的在多媒体数据传输中起关键作用的协议。随着VR技术的兴起,视频直播等领域逐渐兴起,RTMP因其广泛的应用而备受重视。本文将深入解析RTMP协议的工作原理、握手流程、消息格式和实际操作,帮助你理解这一技术的核心。1. RTMP协议概述
RTMP协议作为应用层协议,依赖底层TCP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在TCP连接建立后,RTMP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握手”来创建RTMP Connection,其间传输控制信息,如SetChunkSize和SetACKWindowSize。创建Stream命令用于传输音视频数据和控制指令。消息被RTMP协议格式化为RTMP Message,为了多路复用和公平性,发送端将Message切割成带有Message ID的Chunk,接收端根据这些信息重组完整的Message。2. 握手机制
建立有效的RTMP Connection需要经过客户端发送C0、C1、C2,服务器回应S0、S1、S2的顺序交互。握手过程中,客户端要等待S1后发送C2,服务器则需在C0后发S1,C2后发其他数据。握手顺序灵活,但实现时通常遵循特定顺序以减少交互次数,具体如下:客户端:C0 → S0 → S1 → C2
服务器:S0 → S1 → S2 → C0 → C1 → C2
3. RTMP Chunk Stream与消息处理
Chunk Stream是RTMP数据传输的逻辑容器,其操作是理解协议的核心。消息(Message)是按照协议格式拆分的,包括时间戳、长度、类型ID和流ID等字段。消息被拆分为大小可变的毕节到贵阳源码Chunk,以便优化数据传输和避免优先级低的数据阻塞高优先级流量。3.1 Chunking(消息拆分)
为了灵活性和效率,RTMP将Message拆分为Chunk。每个Chunk都包含Message ID,接收端依据此ID重组数据。大小由Set Chunk Size控制,大小设置需在发送和接收端保持一致,以平衡CPU和带宽利用。3.2 Chunk Format(块格式详解)
Chunk Header包含流ID(CSID)和类型标识,基本Header长度根据CSID确定,最小为1字节,最大为3字节。Chunk Data则是实际数据,数据量在0到chunkSize之间。4. 协议控制消息与命令消息
RTMP协议中还包括一系列控制消息,如Set Chunk Size用于调整数据包大小,Protocol Control Messages用于维护连接状态。Command Message则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远程调用操作,如connect、publish和play等。4.1 Command Message(命令消息)
Command Message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重要手段,例如connect用于连接,publish用于推流,通过Transaction ID和Command Object传递参数。在处理这些命令时,服务器会返回result、error或method name等响应。总结与学习建议
尽管RTMP协议看似复杂,但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实际操作流程是关键。通过对比Wireshark捕获的包,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RTMP。如果你在音视频开发中遇到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的免费教程和资源,加入学习交流群获取更多帮助。RTMP协议分析-chunk格式
RTMP协议的核心传输单元是chunk,chunk的格式决定了RTMP报文的结构。chunk由三种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头部(Basic Header)是关键,包含fmt(chunk类型,固定为2位)和chunk stream id(cs id,可变长度,从1到3字节,用于标识数据流)。
Basic Header的变长实现通过cs id的字节数来控制。cs id的范围根据第一个字节后6位的值不同而变化:1字节时,3到;2字节时,到;3字节时,到。特殊情况下,以下的值也可用3字节表示,但通常尽量使用更少字节。
Message Header受fmt影响,有四种类型。chunk header的内容还包括Protocol Control Messages,如Set Chunk Size,Abort Message,Window Acknowledgement Size和Acknowledgement,它们分别对应特定的功能,如数据大小通知、中断和确认接收数据。
实际应用中,chunk stream id和message stream id区分不同的数据流,如音频和视频可能共用同一cs id。常见的RTMP包如AMF(Action Message Format)用于执行命令,如connect、releaseStream等。
调用层与协议栈交互的格式是RTMP Message Format,它包括消息类型和数据部分。User Control Messages的chunk格式特定于cs id为2且type id为4的情况,例如createStream命令的执行过程涉及到AMF包和事务ID。
总之,RTMP协议的chunk格式是协议内部处理机制,而RTMP Message Format则是应用层面的数据格式,两者在实际操作中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和解析RTMP数据流。
视频RTMP推流实践
在视频RTMP推流的实践中,业界常见的开源解决方案包括FFMPEG、librtmp和gstreamer。然而,FFMPEG和gstreamer由于规模较大,对于轻量级的客户端,如瘦客户端,使用librtmp(rtmp-dump)更为合适,因为它更为精简且高效。这里介绍一个基于librtmp的简单推流方案。
首先,从指定地址下载并编译librtmp,生成librtmp.so库。接着,创建一个名为Wrapper_RtmpLib的视频层封装,它对外提供RTMP推流接口。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 读取视频文件,确保数据为完整的NAL单元。
2. 应用程序需要解析NAL单元,然后通过SendData发送。
3. 使用C++编译main.cpp和Wrapper_RtmpLib.cpp,链接librtmp.so生成可执行文件hrtmp。
运行推流命令如下:
bash
./hrtmp avc.h rtmp://..1.:/live/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云主机上进行推流,必须使用内网IP(..1.)而非公网IP,因为客户端通常从外网访问。客户端播放效果将取决于网络条件和编码质量。
为了帮助大家深入学习,这里提供一份C++音视频学习资料包,包括FFmpeg、WebRTC、RTMP、HLS、RTSP等内容,免费领取,只需加入企鹅裙即可获取详细指南和视频教程。
深度解析RTMP直播协议:从保姆级入门到高级优化
深度理解RTMP直播协议,优化直播体验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入门到高级,详尽解析其工作原理、流程以及实际开发中的关键优化技巧,助力构建高质量的直播内容。
首先,我们将概览RTMP协议,它是Adobe提出的实时信息传输协议,主要解决多媒体数据的复用和分包问题,随着VR发展,其在直播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RTMP协议以rtmp://ip:port/appName/streamName的格式标识,如rtmp://...:/live/stream。
深入解析,RTMP协议包括握手过程,涉及版本校验和网络状况检测。握手分为简单和复杂,复杂握手是主流选择。握手包结构复杂,包含时间戳和随机数,验证客户端与服务器协议版本和网络稳定。
RTMP消息的传输采用分块机制,包括chunking和chunk basic header,以及多种message header格式,如fmt、cs id和timestamp等。正确处理这些细节是保证通信稳定的关键。例如,chunk数据格式有三种,而message header的类型根据fmt确定,涉及timestamp扩展等特性。
推流过程中,连接、创建流、发布流等步骤需要精心设计消息交互。例如,Connect消息包含了RTMP URL中的appName和编码信息,创建流后服务器返回的stream ID将用于后续通信。Publish Stream后,音视频数据以FLV-TAG格式发送,时间戳处理也至关重要。
Enhanced Rtmp引入了H、AV1等编码支持,如OBS和FFmpeg的最新进展,但播放器支持尚需自行编译或选择特定服务器。总之,虽然RTMP协议复杂,但遵循关键要点和优化技巧,可提升直播体验。
RTMP、HLS、HTTP-FLV、WebRTC、RTSP的区别,直播协议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直播相关协议,包括:HTTP-FLV、HLS、RTMP、Web-RTC、RTSP。讨论每种协议的原理、应用及延迟原因。
首先,探讨RTMP与HTTP-FLV。RTMP用于直播源推流,HTTP-FLV专用于直播观看。RTMP通过TCP长连接实现,有较低延迟,但浏览器已弃用Flash。HTTP-FLV类似RTMP,基于HTTP,适用于拉流观看,延迟略高于RTMP。
RTMP与HTTP-FLV协议需要特定流媒体服务,如SRS、Nginx等插件支持。RTMP延迟低,大概1-3秒,HTTP-FLV适应更多播放场景,延迟也大致相同。
HLS协议专用于直播观看。它通过HTTP协议下载静态.ts片段与.m3u8索引文件。延迟在5-秒,适合点播场景,加载与跳转流畅。直播场景下,HLS生成静态文件,延迟增大,不推荐。
WebRTC协议设计初衷非直播,用于点对点视频通话。延迟理论上可低至1秒,支持推流与拉流,需搭建WebRTC服务器,如SRS。适用于交互性高场景。
RTSP协议主要用于硬件设备实时视频流的观看与推送,不常用作直播。尽管支持TCP、UDP切换,泛用性不足,浏览器不支持。
总结,本文全面介绍了直播协议的特性和应用,分析了不同协议的延迟原因。直播延迟涉及多种因素,如编码、转码、缓存等,后续将深入探讨降低延迟的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