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台灣由國科會指導國家太空中心(TASA)與國內產學研合作,首枚自主研發並打造衛星本體與酬載,自製者起TASA今年6月中旬召開衛星運送前審查會議(PSR),氣象確認衛星狀態、衛星運輸計畫、獵風战旗tv 源码發射場作業皆已準備妥當,運月正式通過審查,法屬預計將於14日從太空中心起運,圭亞自桃園國際機場運送至位於法屬圭亞那的那升發射場,準備於今年9月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台灣Vega型火箭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首枚今年6月16日邀集相關部門及學研界共15位審查委員舉行審查會議,自製者起獵風者衛星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表示,氣象為期兩天的衛星抬轿指标公式源码會議目的在確認衛星運送前所有工作都完成,包含組裝整合測試、酬載儀器的測試驗證、環境驗測歷程皆符合規範且通過驗證,另外也檢視裝運衛星配置、運輸規劃、發射場作業流程等是否有疏漏;此外,進入軌道後將接手的fasterrcnn源码在哪找地面系統整備情形、數據處理就緒情形,也都一併檢視。
審查委員在檢視、提問、釐清疑慮後,同意獵風者衛星已完成準備,由國家太空中心按火箭備便狀況安排後續作業。主要科技指标源码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獵風者衛星計畫2014年啟動,歷經8年多的努力,終於走到起運這個重要關卡。獵風者衛星是台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除與國內學研界共同研製任務酬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執行科學任務,另將進一步驗證我國衛星關鍵元件、溯源码监控数量酬載儀器、衛星系統、次系統設計製造能力。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將在550至650公里的衛星軌道上,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並經海面反射的訊號,根據該訊號計算出的海面風場資料是目前最缺乏的氣象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因此獵風者衛星除了是氣象衛星,更是一顆科學衛星。
根據國家太空中心的規劃,獵風者升空後,訊號蒐集範圍將先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資料也同步提供成功大學及中央大學進行科學研究,持續提升資料準確性。這次PSR也擔任審查委員的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表示,獵風者衛星的任務,將可補充劇烈天氣生成初期海面上的相關數據,對氣象觀測而言是個突破。獵風者穩定運行後,將提供氣象局做為監測資料,進到預報中心當輔助型資料,甚或進入數值運算系統。
責任編輯/朱怡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