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 UidGenerator 源码解析
2.立创·梁山派开发板-21年电赛F题-送药小车-与K210串口通信协议框架搭建
3.简单概括Linux内核源码高速缓存原理(图例解析)
4.无锁队列Disruptor
5.时钟回拨问题咋解决?百度开源的源码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
百度 UidGenerator 源码解析
雪花算法(Snowflake)是一种生成分布式全局唯一 ID 的算法,用于推文 ID 的源码生成,并在 Discord 和 Instagram 等平台采用其修改版本。源码一个 Snowflake ID 由 位组成,源码其中前 位表示时间戳(毫秒数),源码接下来的源码gdm 源码 位用于标识计算机, 位作为序列号,源码以确保同一毫秒内生成的源码多个 ID。此算法基于时间生成,源码按时间排序,源码允许通过 ID 推断生成时间。源码Snowflake ID 的源码生成包括时间戳、工作机器 ID 和序列号,源码确保了分布式环境中的源码全局唯一性。
在 Java 中实现的源码 UidGenerator 基于 Snowflake 算法,支持自定义工作机器 ID 位数和初始化策略。它通过使用未来时间解决序列号的并发限制,采用 RingBuffer 缓存已生成的 UID,进行并行生产和消费,并对 CacheLine 进行补全以避免硬件级「伪共享」问题。在 Docker 等虚拟化环境下,UidGenerator 支持实例自动重启和漂移场景,单机 QPS 可达 万。
UidGenerator 采用不同的实现策略,如 DefaultUidGenerator 和 CachedUidGenerator。DefaultUidGenerator 提供了基础的 Snowflake ID 生成模式,无需预存 UID,即时计算。而 CachedUidGenerator 则预先缓存 UID,通过 RingBuffer 提前填充并设置阈值自动填充机制,小程序源码更新以提高生成效率。
RingBuffer 是 UidGenerator 的核心组件,用于缓存和管理 UID 的生成。在 DefaultUidGenerator 中,时间基点通过 epochStr 参数定义,用于计算时间戳。Worker ID 分配器在初始化阶段自动为每个工作机器分配唯一的 ID。核心生成方法处理异常情况,如时钟回拨,通过二进制运算生成最终的 UID。
CachedUidGenerator 则利用 RingBuffer 进行 UID 的缓存,根据填充阈值自动填充,以减少实时生成和计算的开销。RingBuffer 的设计考虑了伪共享问题,通过 CacheLine 补齐策略优化读写性能,确保在并发环境中高效生成 UID。
总结而言,Snowflake 算法和 UidGenerator 的设计旨在提供高性能、分布式且全局唯一的 ID 生成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高并发环境和分布式系统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组件和策略,确保了 ID 的生成效率和一致性,满足现代应用对 ID 管理的严格要求。
立创·梁山派开发板-年电赛F题-送药小车-与K串口通信协议框架搭建
立创·梁山派开发板与K串口通信协议框架搭建
在K识别色块和数字后,需与立创梁山派进行信息交换。双方需遵循明确的双向通信协议。
定义数据通信协议,K向立创梁山派传输信息,如何运行论坛源码立创梁山派亦需控制K切换模式。
为解决串口通信中的粘包、分包、校验问题,采用国产RT-Thread软件包。此包提供了upacker功能,支持C、C++、Java、Python等多种实现方式,简化了立创梁山派的配置,而K通过复制upacker的Python源码至主程序并配置输入输出函数。
数据格式中,一个字节代表八个位,包头由所有字节组成,而部分位域仅使用特定字节的几个位。位域在C语言中用于高效存储信息,减少数据长度,提升效率。
移植过程中,实现发送数据与解包成功后的处理回调即可。立创梁山派中的串口uart2与RT-Thread驱动适配,简化了串口接口的使用。
实例如下,发送数据包至串口。
串口DMA接收数据至ringbuffer,系统空闲时upacker从ringbuffer获取字符串,无法获取时挂起。校验成功后发布数据。照片转换网站源码
ringbuffer通过DMA接收,降低CPU负担。关键代码实现了一次性接收并压入内存中。
立创梁山派通过RT-Thread实现了数据处理,而K利用micro python封装的串口功能,简化了串口通信。
K通过定义格式化数据发送至MCU(立创梁山派),使用ustruct库实现数据打包,支持小端字节序,并针对不同标识符进行打包。接收数据后,K通过特定函数进行解包,并根据命令切换工作模式。
简单概括Linux内核源码高速缓存原理(图例解析)
高速缓存(cache)概念和原理涉及在处理器附近增加一个小容量快速存储器(cache),基于SRAM,由硬件自动管理。其基本思想为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块存储在cache中,CPU首先在cache中查找想访问的数据,而不是直接访问主存,以期数据存放在cache中。
Cache的基本概念包括块(block),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到Cache的时候是以块(CPU Line)为单位进行的,这一块块的数据被称为CPU Line,是CPU从内存读取数据到Cache的单位。
在访问某个不在cache中的block b时,从内存中取出block b并将block b放置在cache中。放置策略决定block b将被放置在哪里,而替换策略则决定哪个block将被替换。
Cache层次结构中,bom抢单源码Intel Core i7提供一个例子。cache包含dCache(数据缓存)和iCache(指令缓存),解决关键问题包括判断数据在cache中的位置,数据查找(Data Identification),地址映射(Address Mapping),替换策略(Placement Policy),以及保证cache与memory一致性的问题,即写入策略(Write Policy)。
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通过某种方法或规则将主存块定位到cache。映射方法包括直接(mapped)、全相联(fully-associated)、一对多映射等。直接映射优点是地址变换速度快,一对一映射,替换算法简单,但缺点是容易冲突,cache利用率低,命中率低。全相联映射的优点是提高命中率,缺点是硬件开销增加,相应替换算法复杂。组相联映射是一种特例,优点是提高cache利用率,缺点是替换算法复杂。
cache的容量决定了映射方式的选取。小容量cache采用组相联或全相联映射,大容量cache采用直接映射方式,查找速度快,但命中率相对较低。cache的访问速度取决于映射方式,要求高的场合采用直接映射,要求低的场合采用组相联或全相联映射。
Cache伪共享问题发生在多核心CPU中,两个不同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cache line中的不同变量时,会导致cache失效。解决伪共享的方法是避免数据正好位于同一cache line,或者使用特定宏定义如__cacheline_aligned_in_smp。Java并发框架Disruptor通过字节填充+继承的方式,避免伪共享,RingBuffer类中的RingBufferPad类和RingBufferFields类设计确保了cache line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伪共享问题。
无锁队列Disruptor
队列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超市结账时的排队,体现了队列的先入先出(FIFO)特性。在计算机领域,队列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排队(如线程池的等待排队,锁的等待排队),实现解耦(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异步等。
Java中队列实现主要在java.util.Queue接口下,包含线程不安全的(如ArrayDeque,LinkedList)和线程安全的队列(主要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线程安全队列避免了多线程操作时的并发问题,如数据覆盖、丢失等。常用线程安全队列包括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它们使用ReentrantLock控制线程安全。
ArrayBlockingQueue是一个有界的队列,使用数组实现,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但性能较低。LinkedBlockingQueue也是有界的,通过链表实现,较为灵活,但访问速度略逊于ArrayBlockingQueue。Disruptor是一个高性能无锁队列,由LMAX开发,基于无锁技术实现并发操作,能够在无锁情况下处理网络队列,性能优越,尤其在高并发场景下表现出色。
Disruptor之所以性能出众,主要在于其三大技术:锁和CAS(比较与交换)、伪共享和环形缓冲区(RingBuffer)。
锁和CAS技术减少了锁的使用,使用CAS避免了线程上下文切换,显著提高了性能。通过CAS进行队列下标设置,减少了锁冲突,提高了效率。Disruptor中的数据结构基于环形数组(RingBuffer),环形数组通过取余运算实现循环访问,充分利用了缓存行特性,避免了伪共享问题,提高了访问速度。同时,环形数组减少了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提升了整体性能。
Disruptor的工作流程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使用单线程或多线程模式,通过disruptor.publishEvent或disruptor.publishEvents发布事件。生产者在发布事件时,首先获取RingBuffer的位置,使用CAS进行抢占,然后写入数据。消费者则在disruptor.strat()方法中启动,通过CAS抢占共享队列的进度,并获取可读的RingBuffer的Next位置,调用事件处理器处理事件。Disruptor中的多消费者共享队列和独立消费队列的机制,使得消费者能高效、并发地处理事件。
Disruptor在Log4j中的应用展示了其性能优势,相较于传统的阻塞队列(如ArrayBlockingQueue)和同步的Log4j实现,使用Disruptor后吞吐量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Disruptor通过无锁技术、高效的并发访问策略和优化的数据结构设计,实现了在高并发场景下的高性能队列处理能力。在设计高效无锁队列时,可以借鉴Disruptor的思路,结合锁优化、缓存行利用和并发控制等技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
时钟回拨问题咋解决?百度开源的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
UidGenerator 是百度开源的 Java 实现,基于 Snowflake 算法,专为虚拟环境设计。它具有消费未来时间的能力,以解决并发限制问题。UidGenerator 通过在 RingBuffer 中提前生成并缓存 ID,单个实例的 QPS 可以达到超过 , 的性能。
依赖环境为 Snowflake。以下为雪花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
百度在此基础上稍作调整,时间部分仅有 位,意味着默认支持期限为 8.5 年。根据业务需求,开发者可调整 delta seconds、worker node id 和 sequence 占用位数。
UidGenerator 提供两种方式:DefaultUidGenerator 和 CachedUidGenerator。我们先分析 DefaultUidGenerator 的实现。
在 DefaultUidGenerator 中,delta seconds 是当前时间与 epoch 时间(集成 UidGenerator 生成分布式 ID 服务第一次上线的时间)时间差,单位为秒。此值可配置,必须根据上线时间设置,否则会浪费大量可用时间。worker id 是在集成 UidGenerator 实例启动时,通过插入表 WORKER_NODE 来获取的自增 ID 值,集成实例重启次数不超过 次,否则抛出异常。
sequence 的核心代码如下,关键点在于控制分布式 ID 生成的顺序。通过调整各个字段占用位数,可以满足不同业务情况和特点的需求。
CachedUidGenerator 是 UidGenerator 的重要改进实现。它利用 RingBuffer,将唯一 ID 和 flag 分别存储。RingBuffer 的尺寸为 2^n,n 为正整数。通过优化 RingBuffer 的操作,CachedUidGenerator 提高了吞吐能力,增强唯一性。
初始化阶段,除了给 worker id 赋值,还会初始化 RingBuffer。重要的是异步线程实现,通过递增 lastSecond(AtomicLong 类型)得到新的时间值,避免了系统时间获取带来的线程安全问题。
取值阶段,当 RingBuffer 初始化后,取值变得简单。分布式唯一 ID 都存储在 RingBuffer 中,取值过程中涉及逻辑判断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顺序性。
CachedUidGenerator 的实现通过采取措施规避了时钟回拨问题,增强唯一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UidGenerator 通过巧妙设计和优化,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分布式 ID 生成。